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新年數鳥嘉年華 今年冬天即將啟動!



官方網站
Facebook粉絲團


新年數鳥嘉年華就是在每年新曆1月1日前後,新的一年開始的期間舉辦的鳥類計數活動,這個活動的概念延伸自北美的聖誕節鳥類調查,而在台灣,也曾在1973-1984年間舉辦過。這活動主要是為臺灣建立大範圍、長期的冬季鳥類族群變遷資訊。

2014年活動將在1月1日前的1個周末(2013/12/28)至1月1日後的第2個周日(2014/1/12)在全臺各地舉行,每個計數活動範圍為1半徑3公里的圓(樣區圓),各有專門的負責人(鳥老大),負責人會決定各個樣區圓的活動日期,並開放給有意參加活動者一同參與。在活動日負責人與所有活動參與者(鳥夥伴與鳥鄉民們),將一起就就設定的路線或區域,仔細計數所有出現的鳥種及其數量。活動結束後,負責人將彙整所有計數的結果,並回報給主辦單位。

新年既是每年的開始,是歡樂和團員的象徵,我們期許重新恢復的台灣新年數鳥活動,不僅在數鳥的方法與內容上更具科學性,可適當反映台灣冬季的整體鳥類狀態和變遷,更希望在非常容易參與的情形下,可以成為年輕到資深的鳥友們,每年一起攜手步向戶外,和自然界的好友們,相互聚首的傳統活動! 來吧! 讓我們一起為保育,賞鳥去!

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由中華鳥會、台北鳥會、高雄鳥會及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組成的核心夥伴關係共同推動。

國家鳥類報告2020年出爐 公民科學家再出擊

2013年10月30日南投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因應組織改造,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即將進一步成為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守護台灣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提出目標、行動策略與指標。做為總族群量龐大的鳥類研究,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長林瑞興計畫結合公民科學,將鳥類研究分為五大支柱進行研究調查,期待於2020年提出台灣第一部「國家鳥類報告」。
林瑞興指出,鳥類具有分類清楚、資訊豐富及賞鳥人口眾多的優勢;國家鳥類報告期待透過長期關心台灣生態的民間組織、學者與政府機構共同合作,並借重身處社會各地賞鳥愛鳥的民眾,以公民科學方式,也就是科學家與志工們共同合作完成。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回應國際趨勢
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簡稱CBD)要求每個國家依據目標,定出行動策略,並發展相關指標來衡量行動策略的成效。CBD通常以10年為一個評估尺度,愛知目標是最近一項文件,依據過去10年的成效,調整、制定新的目標,2020年將是檢核目標達成的關鍵年。
未來的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很多事務需與CBD接軌,林瑞興表示,台灣雖非會員國,不過對於國際保育趨勢,一直都有跟進。
保育策略的基礎在於科學的研究調查,往往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以及經費,公民科學已是國際間用於監測大範圍、長時間生物多樣性變化的重要機制之一,可大幅度加快研究調查的速度,彌補專業人力的不足。
同時,借重民眾的實際參與,更對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目標的達成有重要的幫助。 5項研究支撐鳥類報告
為了回應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的需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幾年前也開始公民科學的利用。林瑞興在特生中心主持鳥類研究室,2010年即運用公民科學進行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reeding Birds Survey Taiwan,BBS Taiwan),所需要的人力逐年穩定,調查樣區也達到336個,至今已累積數萬筆資料,是鳥類多樣性變化的重要參考。他計畫2020年之前出版台灣國家鳥類報告,讓台灣鳥類變化看得見。
林瑞興說,目前已針對兩個面向思考,國家鳥類報告的內涵。包括過去做過的成果,如何展現、改善,以適合報告所需個規格;對於還沒做過,則排出優先次序。
目前已訂出鳥類研究調查的5大支柱,包括已有基礎的繁殖鳥類大調查、冬季鳥類調查、水鳥調查(以鷸鴴科、燕鴴科、雁鴨科為主)、稀有鳥類調查以及賞鳥紀錄。
稀有鳥類以具有保育價值的鳥種為主,例如黑面琵鷺、八色鳥、水雉、山麻雀、猛禽、貓頭鷹等監測計畫;賞鳥紀錄則鼓勵鳥友提供賞鳥過程所留下的筆記,透過網路平台彙整成資料庫。
林瑞興預期從這些鳥類調查、呈顯台灣時空變化對鳥類的影響,供政策參考,或至少可以回答台灣生物多樣性現況。 公民力量守護生物多樣性
為推動國家報告的完成,今年初由相關的民間組織、學者與政府機構,進一步形成了「台灣鳥類國家報告夥伴關係」,把政府、學者以及民間力量加總在一起,透過討論與對話凝聚對於鳥類保育與監測目標的共識。
未來還將針對不同規模的議題,細分小夥伴關係以及工作小組,組織、投入相對的人力。
林瑞興說,透過公民科學家多面向的運用,可以協助計畫的不同事務,而各項調查計畫更有如提供了實踐的平台,讓民眾將賞鳥行為轉化為具體的保育行動;更重要的是提供科學教育,讓民眾透過理性思考,了解環境現況,進而能提出解決策略。
鳥會與相關的保育組織「臺灣鳥類國家報告夥伴關係」最重要的組成,不過國內這幾年賞鳥人口雖然增加,鳥會的成員數卻相對萎縮。林瑞興認為,賞鳥之餘,應該能付出保育行動,加入鳥會是行動的凝聚,他鼓勵賞鳥人透過加入鳥會付出保育行動。 國際焦點:遷徙鳥處境難
目前國際間十分關注遷徙水鳥的處境,林瑞興說,台灣位於東亞澳遷徙路線,本身溼地喪失和劣化的情形非常嚴重,加上中國開發快速,濕地流失速度驚人,遷徙鳥原來熟悉的棲地環境改變,讓遷徙鳥類須花更多時間尋找棲地,身體也跟著耗弱,繁殖能力也受影響,族群數補充速度隨之減緩。
東亞遷徙陸鳥的資訊則十分欠缺。因此,建立大範圍、長期且系統性的冬季鳥類監測系統愈發顯得重要。 不一樣的跨年活動──新年數鳥嘉年華
台灣的冬天,鳥類們都在忙甚麼呀?為了揭開冬季鳥類的行蹤,今年12月底,特生中心與幾個環保團體嘗試舉辦跨年數鳥活動,「新年數鳥嘉年華」邀請民眾一起在這段期間,數算周圍的鳥種和鳥數。
誠徵:
鳥老大(樣區負責人):對鳥夠熟習,願意撥空認養「樣區圓」及決定數鳥計畫(日期、採用的方法、設定路線、範圍分配),以及組織、募集調查員。
鳥夥伴(調查員):熟習鳥類,願意投靠鳥老大一起進行鳥類計數,協助照顧鳥鄉民。
鳥鄉民(參與民眾):選擇開放樣區圓,願意支持鳥老大,就能在指定的日期與地點,和鳥夥伴一起快樂賞鳥!
主辦單位:特生中心、中華野鳥學會、台北鳥會、高雄鳥會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   合作刊登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生物指標(bioindicator)在生態學和地景生態學得應用越來越廣泛。如果能夠以客觀的標準選擇適當的「重點物種」(focal species)可以在不同的尺度(1)辨識重要的自然地景元素(2)棲地品質的指標。在大尺度之下,可以瞭解整體的地景品質並製作環境品質的圖層;在小尺度則可瞭解重要的棲地結構與特徵,對擬定保育方針有很大的幫助。

以鳥類作為指標的原因不外乎:(1)對鳥類生態的瞭解甚多 (2)鳥類棲地及領域與植群的關係密切 (3)生態金字塔各階層皆有各種鳥類 (4)鳥類容易觀察,可快速蒐集資料。相對於繁殖成功率(breeding success)、生產特徵(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物種存活率(species survival),這些指標雖然可以更精確的瞭解鳥類的棲地品質,但是調查這些指標的成本太高、效率低且不是用於大尺度。因此,若能有效的定義「重點物種」,就能以重點物種的豐富度(richness)和豐度(abundance)作為環境品質的有效指標。

運用重點物種作為指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盡可能的客觀定義研究區域內的重點物種 (2)重點物種再不同尺度所指標的意義不同 (3)用在經營管理實作的建議為何。本篇的重點物種排除了及普遍的鳥種(frequency>30%)、及稀有的鳥種(<2%)、社會性的鳥類、大多是飛行時才紀錄到的猛禽和水鴨、受人為影響甚大的狩獵用鳥(game birds)。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監測是瞭解生物多樣性指標在時空中的現況與變化趨勢,並以其結果有效的評估經營管理計畫的方法。監測計畫越來越多,但是其中常見有兩個缺點:1.為定義明確的監測目標 2.略不同資料來源所產生的誤差(包涵空間變異與偵測度)。主要的原因在於沒有好好思考(1)為何監測? (2)監測對象為何? 以及(3)如何產出監測成果? 因此本文依序說明上述三項問題的一些常見錯誤以及注意事項。

監測目標的訂立通常可以分為科學目標與經營目標,每一種監測計畫應該都具備上述兩項目標。但是,兩項目標的監測精神略有不同,科學目標的監測精神在於以科學法蒐集資料並且客觀的解釋結果。在應用層面的經營目標卻不完全適用科學成果解釋,必須同時考量其他實務面向的因素。

監測對象方面,許多監測計畫常常僅針對監測指標本身,但是沒有同步監測可能影響監測指標的影響因子。因而導致監測成果僅能觀測生物多樣性指標的變動狀態,卻無法以影響因子來解釋指標變化的成因。監測法上則建議應該留意空間變異以及不同方法而產生不同的偵測度。

文中的Box分別說明「測量生物多樣性指數」、「監測的計數方法」、「取樣與偏差」、「跨時空的取樣設計」、「估計生物豐度:空間變異與偵測度」的簡要說明,可供參考
以公民科學方式進行的生態學研究,不僅擴大了研究的尺度、集中了監測的努力量、並且大幅度的提昇許多志工的經驗值。隨著行動通訊器材以及地理資訊系統的普及,公民科學研究與電腦科技及資訊生物學緊密的結合。公民科學的執行方法與監測對象相當多樣,但是其資料中所隱含的偏差仍然還有許多值得討論和調整的空間。雖然各種公民科學計畫蒐集大尺度、長時間及大量的生物資料,資料的分析與應用則下一步必須面對的挑戰。

由於公民科學有大量志工參與,要求過度嚴格的資料蒐集方式很容易降低至攻得參與意願。因此,公民科學計畫在資料狀況與計畫遂行兩方面必須適當地取捨,以達成監測目標。公民科學計畫也可以設計乘以問題或假說為導向的研究,但是目前大多數的公民科學計畫都以長期監測為主要導向。因此,在此類計畫底下,有時反而需先觀察計畫資料的分布趨勢,在針對資料內提出適當地假說,才能進行假說-演繹形式的研究。

本文前半段說明近年公民科學計畫的優點及特色,以及可以應用的議題:包括大尺度生態學、地景生態學、都市生態學、物種分布變遷、物候學、群聚變遷、流行病學、競爭與外來種生態學等。表一例舉各種生物類群的公民科學計畫及網站,表二比較八大以鳥類豐度為監測對象的公民科學計畫。後半段說明公民科學資料的特徵、影響資料特徵的原因、以及處理資料偏差的方法。

對於我博士論文的主題:面對這些公民科學的資料,這一篇點出了一個很好的開頭。無論是系統性的調查或是非性統性的資料回報,都需要嘗試以一些統計或數學模型的手法來處理。我的博士論文的主軸也在於如何適當地處理這些資料,讓這些資料得以經過適當地校正與分析,客觀的將自然現象呈現出來。公民科學計畫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浮現,但是資料的處理還是一個尚待突破的議題。我深處於執行眾多公民科學計畫的特生中心,以此作為博士論文的主要軸線我認為相當適合,也有許多值得突破之處。藉由這個主題,我也可以再次勇敢的面對統計分析與數學模型,希望將自己在數學方面的能力拉到另外一個高度。這一個部份處理得當,未來面對各種議題有能更容易透過數學方法來回答。特生中心資料庫累積的大量資料,也希望能藉由這個機會喚醒,並且挖掘其中的寶貴資訊。

北極熊不哭:讓生態永續的生物多樣性


演講的時候常常有人會問「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然後我就會開始說明「一個整體、兩個性質、三個層級...巴拉巴拉...」。簡單的說,生物多樣性囊括了所有生命現象所涉及的議題。因此,生物多樣性不僅僅包涵生物學、生態學等科學,也包涵了人文、社會、經濟等等許多複雜議題的。所以說實話啊,要準備一門科目叫做「生物多樣性」的考試時,還真是困難啊,因為涵蓋的議題層面實在是太龐雜了,真是令人無從準備起啊。所以呢,後來覺得要瞭解這種特性的主題,所要掌握的就是「廣、淺、紮實」,<北極熊不哭:讓生態永續的生物多樣性> 就做到了這一點。

<北極熊不哭:讓生態永續的生物多樣性> 是由日本的環境新聞工作者枝廣淳子,也是日本永續利用協會(Japanese for  Sustainablility, JFS)的代表。這本書的出版也與2010攸關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大事:「COP10」。

COP 10 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所舉辦的第十屆締約國大會,地點在日本愛知縣。這次會議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次會議發表了<生物多樣性展望 3>(Biodiversity Outlook 3, BO3),這是「2001-2010生物多樣性十年目標」的成果報告書。聯合國要求各個參與國在2001-2010十年間,讓世界的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速度有顯著的減緩。但是<生物多樣性展望 3>的結論是,大多數的目標沒有達成,生物多樣性仍然持續流失。因此,COP 10會議中決定另訂一個新的十年目標「愛知目標」(Aichi Targets),作為2011-2020的新生物多樣性目標。面對愛知目標中的20項子目標,各國也擬定出許多各種不同的解決方針,來面對這個十年計畫。

<北極熊不哭:讓生態永續的生物多樣性>先簡單介紹生物多樣性以及祈雨人類生活的緊密關係,再說明生物多樣性的現況與變化,後半段再報導這是各樣的解決方法與應對措施。這本書的特性就如同生物多樣性本身一樣,相當的龐雜,談論了許多相關的議題。但是每一項議題書中都沒有作太深入的論述,概念與討論很基本也很紮實。因此,我會建議,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抱著重新認識生物多樣性的新心態來閱讀,會對這個主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而如果對於其中的議題有興趣,再自行去尋覓深入探討的資料來閱讀,會比較有幫助。這本書的特性就是「廣、淺、紮實」,也是愛知目標的第一大目標「生物多樣性主流化」,讓每個人對生物多樣性都能有基本的認識,以更有效的推動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措施。


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Global Biodiversity: Indicators of Recent Declines 2010 @ SCIENCE




四大類生物多樣性指標:狀態、壓力、反應、惠益,過去40年來的變化趨勢(陰影區表示95%的信賴區間)。


[Abstract]

In 2002, world leaders committed, through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to achieve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biodiversity loss by 2010. We compiled 31 indicators to report on progress toward this target. Most indicators of the state of biodiversity (covering species’ population trends, extinction risk, habitat extent and condition,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showed declines, with no significant recent reductions in rate, whereas indicators of pressures on biodiversity (includ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invasive alien species, nitrogen pollution, overexploi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showed increases. Despite some local successes and increasing responses (including extent and biodiversity coverage of protected areas,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policy responses to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nd biodiversity-related aid), the rate of biodiversity loss does not appear to be slowing.

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秘書處在2020年訂下的「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期望在2010年之前顯著減緩生物多樣性的流失速度,列入聯合國「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重要項目之一,並且以31項指標檢視此目標的達成狀況。

但是,2010年檢視各締約國的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後發現:(1)「生物多樣性狀態」相關指標(族群變化、滅絕率、棲地變化、群聚組成)呈現下降趨勢,劣化的趨勢並沒有顯著減緩。(2)「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壓力」相關指標(資源耗損、外來入侵種、氮污染、過度開發、氣候變遷的衝擊)則呈現上升的趨勢。即使有些地區的成效呈現正向方展的趨勢,如保護區擴張、森林永續經營、政策調整,但是生物多樣性的流失狀況並未顯著下降。

過去四十年來,許多生物多樣性狀態的指標持續下降,包括:(1)脊椎動物、(2)棲地專一的鳥類、(3)全球水鳥族群、(4)森林、(5)紅樹林、(6)海草床、以及(7)珊瑚礁。如果將這些指標重新計算至1980年代,發現生物多樣性流失的狀況更為顯著。

為此,在2010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屆的締約國大會,共同檢討「2010目標」的執行狀況,大幅修改各標題目標與策略目標的工作項目,重新訂了新的十年目標,稱為「愛知目標」(Aichi Targets),至遲於2020年顯著減緩生物多樣性的流失速度。